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工作进展

昆明植物所牵头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野生植物种子库 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要求》正式获批发布

文章来源:种质库  |  发布时间:2025-10-20  |  作者:种质库标准研制工作组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5年第2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团队牵头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野生植物种子库 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要求Wild plant seed banking—Requirements on seed collect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已于2025105日正式获批发布,标准号GB/T 46206-2025,并将于202621日起实施。

该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辰山植物园、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兰州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3家单位

该项国家标准规定了以种子库保存为目的而开展的野生植物种子采集前准备、野外采集、到库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适用于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要收集和保存对象的种子库和其他开展野生植物种子保存的相关机构,以及以种子保存为目的而开展的野生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我国野生植物种子的高质量采集,促进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重建为目标的种子库建设、运行和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此项国家标准研制历时7年多,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牵头起草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体现了跨单位、跨部门、跨行业的团队合作,并充分考虑了与国际相关技术规范的接轨。

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多年对野生植物种子收集、保存和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和经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指导和有力推动下,20184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种子库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开始部署标准化研究工作,并确定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初步研制方案。经过几轮修订和征求意见,20223月,野生植物种子库 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要求》通过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参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立项评审答辩。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12月下达《野生植物种子库 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计划周期22个月。20231120244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202411月,相关文本通过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在北京组织的技术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起草组提交了该项标准的报批稿。20255月,根据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的意见,完成修改并提交最终版本。

相关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5年第24号

2)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GB/T 46206-2025 野生植物种子库种子采集和信息管理要求》查询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