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工作进展

丁骁博士通过博士后出站评议

文章来源:组织人事处  |  发布时间:2016-12-30  |  作者:殷文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161224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5位专家组成的评议委员会对丁骁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基于溶酶体和肿瘤干细胞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和分子探针的构建”进行了现场答辩评议,形成如下评议意见: 

  溶酶体是细胞内负责降解底物的细胞器,也是信号传导的重要枢纽。肿瘤干细胞对肿瘤的生存、增殖、转移及复发都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丁骁博士针对溶酶体的生成和酸化及针对肿瘤干细胞P6C细胞系的抑制活性进行了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筛选1200余个化合物,通过表型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的化合物能通过激活溶酶体转录因子TFEBTFE3促进溶酶体的生成。结合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免疫荧光等技术确认了表型,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鉴于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作用机制与已知的mTORC1PKC调控通路不同,有发现新的调控通路的可能。丁骁博士等利用了click反应构建了小分子探针,pull down实验调取化合物靶蛋白,通过质谱测定获得了5个可能的靶蛋白。目前正在开展这些蛋白对溶酶体生成的调控作用,促进溶酶体生成化合物的确定和作用机制研究  

  针对抑制P6C细胞增殖的筛选,发现S-3系列化合物对结肠肿瘤干细胞P6C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S-3等化合物在1 mM的浓度下不能使P6C细胞凋亡,但可基本完全抑制P6C细胞的贴壁克隆和克隆球的形成。结合抑制细胞增殖和影响细胞迁移的实验,证明了S-3类化合物对肿瘤干细胞体外增殖和肿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通过各种表型分析,推测S-3系列化合物很可能是抑制了Wnt/b-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下调,影响了细胞周期的进行,阻滞了细胞分裂。 

  上述系列研究为阐明本课题组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较重要的数据,对于化学生物学在药物发现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丁骁博士在站期间,工作努力,在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对溶酶体生成和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活性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发表SCI论文4篇。 

  该研究选题合理,立论充分,创新性较强。文献资料全面,实验设计严谨,数据翔实可靠,写作规范,逻辑性强。丁骁博士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在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清晰,而且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丁骁博士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科学作风严谨,协作关系好。该工作报告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后出站报告。 

  经评议委员会讨论,一致同意丁骁博士出站。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