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发现五味子属三萜化合物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文章来源: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4-03-27  |  作者:罗怀容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作为一种著名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滇藏五味子(S. neglecta)、红花五味子(S. rubriflora)和球蕊五味子(S. sphaerandra)等五味子植物在民间和五味子(S. chinensis)的功能一样,常用于治疗失眠、消除疲劳、增加智力以及镇静安神等。五味子属植物除含有丰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外,还含有结构多样的三萜类化合物,如尼哥纳乐酸(nigranoic acid, SBB1)等,但在神经药理学上却鲜有报道。 

  钙离子(Ca2+)作为第二信使把外源信号转变成胞内信号,导致一系列胞内事件及生理反应的发生,如基因表达、细胞凋亡、肌肉收缩等。研究表明Ca2+的信使功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内Ca2+浓度来实现的。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怀容研究组和孙汉董研究组合作,利用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发现五味子属三萜类化合物的神经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SBB1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分化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并且去除细胞培养基中Ca2+SBB1的钙流作用被显著抑制。SBB1促进胞内Ca2+浓度升高后可诱导一氧化氮(NO)产生,并呈Ca2+依赖性。SBB1通过Ca2+-钙调蛋白通路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并且显著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即刻早期基因c-fos基因的表达。 

  综上所述,结果发现SBB1可能通过钙流促进NO产生和刺激ERK1/2蛋白磷酸化,并进一步影响BDNFc-fos基因的表达。在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抑郁症病人中,脑内BDNF表达水平非常低,而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此研究结果对五味子属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研究结果以Effect of nigranoic acid on Ca2+ influx and its downstream signal mechanism in NGF-differentiated PC12 cells为题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http://dx.doi.org/10.1016/j.jep.2014.03.038)。

 SBB1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