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云南日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致力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研究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10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华盖木花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基于2005年云南省率先提出的‘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保护生物学新概念,多年来中国特别是云南采用抢救性保护与系统研究并重的保护策略,成功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2022年12月15日,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行的“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向来自世界各国的相关领域专家分享了云南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方面的实践和成绩。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面临灭绝风险高、急需抢救性保护的植物类群,其中不少种类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多年来,孙卫邦率领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一直致力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概念的推动发展、系统性研究与抢救性保护行动,先后完成华盖木、毛果木莲、漾濞槭、滇桐、西畴青冈等多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研究,并形成了系统性科学研究、抢救性保护与体系集成的创新型保护完整链条,为我国特别是云南的植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许多种类都存在分布地域狭窄、种群及个体数量极少、随时濒临灭绝的情况,如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物种之一的华盖木,最初野外调查中仅发现6株,2013年前我们甚至都没有一张满意的华盖木花朵的照片。”回顾多年来的科研之路,孙卫邦说起了三次见到华盖木开花的经历。

  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首要是做好野外调查,查清物种地理分布范围、种群大小(包括资源量)与种群结构、生境特征、人为干扰程度等,特别关注那些分布于保护地有效保护范围外的物种、种群或散生单株。2001年起,孙卫邦率领团队循着文献记载和标本记录的华盖木分布点,穿梭在滇东南、滇南及比邻区域的山野乡间,先后发现散生于西畴、马关、河口、屏边、金平5个县9个分布点的野生华盖木52株,并对植株精准定位,推动保护小区建设、日常巡护、种群监测等就地保护工作。一次野外调查中,孙卫邦从村民口中得知山里的华盖木开花了,他背起沉重的野外调查装备和干粮,步行十多公里山路,却只看见树下凋零枯萎的落花。第二年,他早早来到树下,终于采集到花蕾,见证了华盖木开花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华盖木完整的花朵形态,与相关文献记载的花被片深红色或浅红色不同,这朵华盖木的花朵洁白,非常的美丽。”孙卫邦说。

  2013年3月的一天,孙卫邦如往常一样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木兰园观察1983年以来通过播种繁殖、进行迁地栽培保护的华盖木时,远远看见一株高约13米的华盖木树冠上有一朵白色的花,他连忙叫来团队成员搭起梯子爬上去观察,并拍摄了完整清晰的花朵照片。“这是昆明植物园引种栽培华盖木30年后迎来的首次开花,说明迁地保护取得了成效。”孙卫邦说。同一年,得知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新修建的一条公路旁有一株开花的华盖木大树,孙卫邦立刻前往查看。后来孙卫邦指导团队成员基于昆明植物园和金平县开花的华盖木,用5年时间系统开展了华盖木的保护生物学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科研团队采用植物克隆技术,突破了该物种人工高效扩繁的技术瓶颈,支撑了华盖木的离体保存与种质创新工作。

  “观察华盖木三次开花的经历,集合了野外调查、科学研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种群增强与回归自然等艰辛过程,如今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迎来了‘新生’。”孙卫邦说,自2007年昆明植物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文山州林业局种苗站和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桥沟管理分局合作开展“华盖木回归自然试验示范”活动以来,在云南省林草部门、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下,已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2个自然或半自然生境中回归定植了不同苗龄的华盖木1.5万余株。

  发布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出台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启动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生物调查与种质保存调查专项、出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认定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近10年来,我国特别是云南加快推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一项项举措,让包括孙卫邦在内的科研人员们深感振奋。“如今我们的保护工作有国家或地方政策规划、项目资金支持,有完善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团队的支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进程,正在成为世界受威胁植物综合保护的一个样板,被多个国家学习借鉴并应用于本国的物种保护工作。”孙卫邦说。

  本报记者 季征

  《云南日报》(2023年1月7日 第08版)

  来源: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301/07/content_114177.html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