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开屏新闻】云南种植羊肚菌达2万亩,专家:羊肚菌种植仍“高风险”

文章来源:开屏新闻  |  发布时间:2019-09-02  |  作者:杨质高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8月29日-31日,“第三期羊肚菌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及风险防控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举办,专家表示,羊肚菌种植是高收益、高投入、高风险项目,入行须做好准备。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子实体富含的羊肚菌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抗血脂和保肝护肝等功效。然而,受气候、环境影响,野生产量极其有限,而人工驯化成果是当前羊肚菌资源保护的主要手段。 

 

  培训班由云南省植物学会、中国菌物学会野生菌保护专业委员会及羊肚菌产业分会、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联合主办。羊肚菌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及风控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正确引导羊肚菌产业发展,及时传递羊肚菌产业相关信息,科学普及羊肚菌基础知识、降低从业风险、提升栽培管理水平和增加种植户的风险防控意识,同时在提升种植户、企业在羊肚菌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大趋势下,提升自身业务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早在2007年就有人工种植的羊肚菌,但产量不稳定,没有经济效益;2017-2018年云南实现四季高效栽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琪说,到2018年,云南100多个县(市、区)都种植羊肚菌,面积达2万亩,其中保山3500亩,丽江和怒江各3000亩,迪庆2000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还在贡山开展了羊肚菌人工种植产业扶贫,2017年贡山406深度贫困户种植1170亩,人均年收入1万元,实现了产业脱贫。 

 

  赵琪说,虽然羊肚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说明很多种植户都有收益,但羊肚菌种植仍是高收益、高投入(5000-10000元/亩)、高风险(颗粒无收)的“三高”项目。风险来自菌种、秋种春出种植模式不当、错节栽培种植时间和模式不合理、管理更不上、自然灾害、物流和采收等方面。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谭方河副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刘伟研究员、副会长张亚等羊肚菌种植领域知名专家也作了专题报告,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特邀报告结束后,与会学员针对“羊肚菌种植及风险防控”的培训的内容、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等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很好地达到了经验与信息整合共享的目的。 

 

  8月31日,与会学员和各位专家前往嵩明县小街镇云南省花卉产业园区,进行羊肚菌差异化栽培模式、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现场操作,专家现场详细解答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开屏新闻 2019年8月30日) 

  来源:https://appkp.ccwb.cn/news/201908/20190830135845A3MWR2.html?from=singlemessage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