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曲靖日报】“生命禁区”里的求生智慧

文章来源:曲靖日报  |  发布时间:2017-08-31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塔黄 

 

  高山雪莲 

 

  蕨麻 

  【被许多人视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其实是一个生物多样的律动世界。在冰天雪地野蛮生长的奇花异草,能攻克高原“寒”旱”和“繁衍”三道难关,必定“身怀绝技”。

  近日,新华社记者随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深入“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听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负责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永平讲述高原植物神奇的生存“智慧”。】

  高山雪莲:多功能“战袍”保暖防晒

  高山雪莲,是冰雪的精灵。她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

  高山雪莲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分布于海拔4000至5000米的高山地带。杨永平介绍,应对寒冷,雪莲有奇招:全株密被白色长绒毛,仿佛穿着雪白的毛大衣。

  可别小看了这件不起眼的“外套”,它保护着娇嫩的雪莲不受霜冻之害,又可“锁水”——减少因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丧失,同时还能“防晒”——反射高原上强烈的太阳辐射,可谓一件多功能的“战袍”。

  蕨麻:克隆霸占地盘,结籽优生优育

  蕨麻,亦称人参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藏北高原,蕨麻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根状茎,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匍匐地面,伸向四方。

  杨永平说,在苦寒的青藏高原,植物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衍后代几率比较小。许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具有了克隆繁殖本领,即通过其根、茎、叶,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形成新植株。蕨麻就是主要以地下根茎进行自我克隆,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四周蔓延,霸占地盘。

  当蕨麻在一个区域内势力足够壮大,它还会开花结果,有性繁殖,优生优育出更加强壮后代。

  紫花针茅:卷叶成针,保水防身

  青藏高原冬夏两季降水相对丰沛,但夜晚的霜冻常使得这里的植物产生生理性缺水。在阿里地区,很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如何有效抗旱保水,成为植物能否适应环境的关键所在。

  紫花针茅属于寒旱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4500至4800米的阿里中部、藏北草原等区域。杨永平说,紫花针茅的叶片向内卷成针状,使得日照和水分蒸发的面积最小化。

  此外,针状叶子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当紫花针茅的种子成熟后,叶子的针芒就会变得非常尖锐,很容易刺伤动物皮肤。不少食草动物见了它无从下口,只能“望草兴叹”。

  塔黄:“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

  为吸引昆虫造访并传粉,一些植物提供花蜜等作为“回报”和“奖励”。而高山植物塔黄,会为前来传粉的昆虫提供产床和食物。

  高原环境恶劣,传粉昆虫种类少且活动能力弱,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普遍存在传粉限制。然而,塔黄在自然条件下的坐果率高达98%。

  它是如何做到的?杨永平介绍,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塔黄在开花时被一种双翅目眼蕈蚊频繁访问。这种昆虫的雌、雄虫首先在塔黄花朵苞片外交配,之后雌虫进入苞片内,在花间爬行并将卵产入花的子房内。子房内的卵在种子即将成熟时开始孵化为幼虫,并以成熟的塔黄种子为食,完成幼虫发育,之后爬出果实钻入土壤化成蛹越冬,第二年夏天羽化为成虫,开始下一个世代。

  尽管这种蕈蚊的幼虫会消耗一部分种子,但蕈蚊在访花时通过传粉能给塔黄带来约50%的净繁殖收益。看来,塔黄的“牺牲”是值得的。

  马先蒿:身形百变,招蜂引蝶

  每到夏季,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草甸上,盛开着由多种马先蒿组成的五色花朵。花丛中纷飞的彩蝶、忙碌的蜜蜂,犹如一个个欢快的精灵。

  在青藏高原,也有一些植物必须依靠有性生殖的方式完成繁衍,尤其是那些异花授粉的类群,都有一套招蜂引蝶的本领。

  杨永平说,列当科的马先蒿有600至800个种,许多特有种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马先蒿最大特点之一是其花冠形态多样,几乎每个种的花朵都不相同,变化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研究表明,马先蒿缤纷多样的花冠类型是与其传粉机制相适应而长期演化的结果。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花朵,可以增强其对传粉蜂虫的吸引力。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植物王国。2016年西藏环境公报显示: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高等植物6600多种,有855种为西藏特有,有212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杨永平说,由于青藏高原的环境异质性很高,适于植物生存的小环境、小气候较多,为植物就地演化成种提供了条件;高原之外的植物迁入青藏高原的途径也较多。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植物本身,这里的植物有一套适应环境的“生存之道”。据新华社

    《曲靖日报》(2017年8月29日 第ZK6版)

    来源:http://epaper.qjrb.cn/html/2017-08/29/content_107441.htm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